節目簡介:
自從新冠肺炎疫症開始,校園內外均一起面對「新常態」,大家如何幫助家中孩子在這新常態中作最佳應變呢?本集嘉賓將分享一下新常態中幼兒教育的現況。另一方面,嘉賓亦會分享如何幫助大眾探討及提升針對各種不同災難的防備、應變及復原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總結香港幼兒教育服務,並作出寄語及展望。
節目簡介:
你同意「肥肥白白便是健康」這句說話嗎?辜負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身體健康,但又如何能做到呢?本集會由兒科專科醫生分享有關幼兒健康的研究結果。講解一下兒童發展期的營養需要及常見的疾病,如何配合運動和作息,建立強健的體魄。教會邀請網絡紅人分享配合幼兒的簡單吸引的菜式,讓家長輕鬆地做出美味有營養的菜式給他們享用,促進幼兒健康。
節目簡介:
我們期望孩子性格開朗、堅強、懂得尊重別人、做事有耐性等。但是這些性格,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原來只要用對方法,我們也可以培養出正向小朋友。本集專家會引用生活化例子作討論,讓家長了解如何從小培養幼兒正確的價值觀,打造正向小幼苗。另外,亦會講解如何提升幼兒抗壓能力和引導他們表達負面情緒的有效方法。
第十集
快樂共融
節目簡介:
不少非華語兒童在主流學校學習,面對着文化差異,他們與本地學生會怎樣相處?共同學習呢?本集邀請有教專家、校長和「少數族裔」人士;南亞裔學生講述他的學習經歷,分享非華語家長如何幫助子女融入本地文化而去適應學校生活,彼此溝通了解。幼教專家和幼稚園校長分享在學校方面如何幫助及支援非華語學生。
節目簡介:
由專家解答各項有關特殊教育需要(SEN)職業碗問題包括:有哪些常用藥物?藥物有副作用嗎?長假期可以停藥嗎?有讀寫障礙也可服藥改善嗎?藥物以外還有其他選擇嗎?家長如何面對SEN子女?沒有專業知識也可幫助自己的子女嗎?才解答以上熱門問題外,亦會由專家給予家長建議及策略。透過個案分享,令大眾亦能對SEN有深一層的認識,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節目簡介:
面對疫情,不少學童望穿秋水期望早日回校上課,與老師及同學見面。教育教育提倡停課不停學,鼓勵學童留在家中時應繼續學習,但學習進度難免會受疫情影響。如SEN 學童的家長可能更為困擾,擔心他們在家中難以專注學習之餘,亦要同事處理他們的行為問題。本集介紹在疫情之中,家長應如何照料及教育SEN子女。
節目簡介:
根據法例,女性在囚人士的子女可隨同母親收納入獄,直至他們母親服刑完畢或該小朋友年滿3歲為止,以較早屆滿者為準。而「我有教育和遊戲權嗎?」可能是懲教所裡的幼兒心聲。究竟現時在所裡的幼兒過着什麼的生活呢?懲教署及香港慈善團體如何協助他們?在這集我們會邀請懲教署懲教主任分享這班被遺忘的一群幼兒在所內的活動和福利;亦會邀請惠苗協會「送暖行動」的義工,分享探訪活動及一些振奮人心的小故事。
節目簡介:
遊戲不單是幼兒的權利,兒童透過遊戲的經驗和經歷,啟發他們的探索精神,從而享受遊戲中的樂趣。補習邀請嘉賓分析,透過遊戲如何能促進幼兒發展、增進親子及同伴關係。其中還會有親子遊戲分享,介紹香港社區的遊戲設施,強調遊戲時的安全守則,讓家長參考。並探討現時香港的遊樂場,是否足夠補充幼稚園缺乏的遊戲場地?設施是否適合幼兒的發展?
重溫:香港電台網站
https://www.rthk.hk/radio/pth/programme/g1121_earlychildhood_education
節目簡介:
每位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學習路上各有不同。現是並沒有一種指定的教學模式,是屬於最好和最有效。家長必須懂得如何因材施教,扮演不同的角色與幼兒同行,以提升子女學習能力和興趣才是最重要。本集將會由專家透過語言、科數概念和創意等學習領域,分享一些教學方法供家長參考,以促進幼兒愉快學習。
重溫:香港電台網站
https://www.rthk.hk/radio/pth/programme/g1121_earlychildhood_education
節目簡介: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為未來社會棟樑,本集邀請了3位成功人士,細說自己成長路上父母的教育方法,如何影響他們,以致達到成功人生大贏家!
另外嘉賓分享子女培育經驗,如何發掘及培養子女的興趣和學習態度。又建議家長如何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作出陪伴和支援。
最後幼教專家亦會在節目中與聽眾一起探討幼兒在成長上要面臨不同的轉變,家長如何與幼兒一起攜手跨過所有挑戰。
重溫:香港電台網站
https://www.rthk.hk/radio/pth/programme/g1121_earlychildhood_education